為了讓「大耳朵」能夠偵測窄頻訊號,其原設計師John D. Kraus博士以及Jerry R. Ehman和Bob Dixon等人對其進行了為期2年的改造。改造後的「大耳朵」擁有50個頻段,每個頻段的寬度只有0.01兆赫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台50個頻道的收音機,只不過它的靈敏度極高,而且可以同時在這50個頻道上收音。1973年,「大耳朵」正式加入SETI。
在這12秒裡,系統會花10秒的時間接收訊號,再花2秒的時間處理訊號並列印數據。處理完畢的訊號被列印在表格的左半邊。左半邊的數表有50列,每列對應一個頻道。每一行每一列都只有一位數字或字母,它代表了當前頻道、當前時間的訊號強度(準確說是10秒內的平均值,且不分正負號)。如果這個數字是1,就代表訊號的強度和背景噪聲相同。如果這個數字是2,就代表訊號的強度是背景噪聲的2倍,依此類推(背景噪聲來源於儀器內部的電子器件以及周邊環境等)。當訊號的強度達到背景噪聲的10倍以上時,就會用字母來表示。例如A表示10倍,B表示11倍等等。這個數表中最重要的地方,當然是左下角被圈起來的「6EQUJ5」。這幾個字是出現在同一列,也就是說只有一個頻道裡有訊號,這符合窄頻訊號的特徵。這麼強的訊號,讓當時監測這些數據的天文學家Jerry R. Ehman博士都感到難以置信,以至於在訊號旁邊寫下了「wow!」的字樣。從此以後,人們就把這個訊號稱為「WOW訊號」。如果把訊號強度隨著時間的變化畫成曲線圖,就得到下面的圖樣,它看上去就像是前述OY372訊號的一半。
時至今日,天文學家們依然無法在自然現象或人為因素的框架下為「WOW訊號」找到合理的解釋,這給了UFO和外星人愛好者無限的想像和發揮空間。許多天文學家們試圖再次探測WOW訊號,但都一無所獲。在探測到WOW訊號之後的幾個月裡,「大耳朵」就多次嘗試與之再次相會,但都以失敗告終。SETI利用美國國家電波天文台的12米望遠鏡進行觀測,也是毫無結果。一位叫Robert H. Gray的天文學家在1987年和1995年數度嘗試利用橡樹嶺天文台的「META陣列」,以及「甚大天線陣」等搜尋WOW訊號,還是一無所獲。我們不禁要問,如果WOW訊號真的是來自地外文明的話,他們為何不更加耐心一點,多等我們一會兒呢?